去北京參加“北大金融衍生品與期貨高級研修班十周年紀念”活動。此次活動嘉賓有:胡瑜越(北大教授)、丁圣元、青澤、林廣茂、張文君、景川、葉芳華。其中:胡瑜越、丁圣元、青澤是老師代表,張文君、景川、葉芳華是學員代表,林廣茂是特邀嘉賓。
以下是我整理的幾位嘉賓的精彩發言:
1/問:什么是趨勢?
青澤答:我早已經不用“趨勢”這樣的詞去定義市場行情,我把市場走勢分為三個狀態:一個是結構內狀態,一個是結構外狀態,一個是結構臨界點狀態。
備注:今天上午青澤先生和我交談時說看到我發在微博上的這段話,他補充道:“我并非是指拋棄趨勢,趨勢其實是很簡單的,看一眼就知道。我想表達的是,不能僅僅用趨勢去定義市場行情。”
2/問:林總能否把棉花的那波行情給我們再一次復盤?
林廣茂答:現在復這個盤其實說起來是很簡單的,從這里買進去,然后這波回撤很多和我一起買進去的人都走掉了,而我沒走,當時賬面浮虧60%,我一直拿到頂部平倉。現在回過頭去看行情,什么都很清楚,但當時什么都糊涂。我復盤就兩個字“煎熬”。
青澤補充:林總的這筆交易我總結下來16個字:目標明確!邏輯清楚!意志堅定!市場配合!到期貨市場來到底是來干什么的?想要什么?必須想得很清楚,然后怎么干才能達到這個目標,想清楚了就是堅定不移地這么干下去。
3/問:林總在帳戶浮虧60%的時候您的心態是怎樣的?你想過止損嗎?
林廣茂答:帳戶浮虧60%對我來講是一種常態,因為我的風格是滿倉加倉交易的,所以我做好歸零的心理準備。就好比一個人第一次坐過山車會嚇得大喊大叫,但如果天天坐,坐十年,還會害怕嗎?那時坐在過山車上都能睡著了。我就是這樣。
4/問:您為什么能在最高點平倉離場?
林廣茂答:在這個位置我知道空頭在離場了,空頭都走了,我沒有了對手盤,和誰玩?我就和他們一起走唄。我認為還是運氣吧。
5/問:利夫摩爾這樣的大師人生的結局卻不是很好,林總您是否想過急流勇退,離開期貨市場?如果未來市場再一次出現棉花那樣的大機會,您是否還能復制您的這次“淮海”戰役?
林廣茂答:很多人研究利夫摩爾,認為是他太有理想才導致那樣的結局,而我恰恰認為他是因為沒有理想才導致的。他只知道做期貨,賺到錢之后他不知道還應該該干什么,如果他知道還能干很多其它的事情,就不會有那樣的結局。我不可能復制,我現在在期貨上只有10%的資金,大部分資金都將進入到證券市場。我認為資金積累到了一個程度,就應該期貨當成現貨做,去杠桿化,這樣操作風險性很低。
6/請問什么時候離場最好?
青澤答:沒有完美的離場!這個問題不是你問我,而應該我問你:你什么時候離場?如果這個問題你要來問我,那說明你還沒有入門。
張文軍答:當基本面發生變化,技術指標發生背離時就應該離場。
林廣袤答:你覺得滿意就離場,或者說你的預期目標達到了就可以離場。
7/請問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到底哪一種比較好?
丁圣元答:不管是基本面分析還是技術面分析都有優劣。眼睛本身沒有東西,才能看到周圍的真相,耳朵本來沒有聲音,才能聽到真實的聲音。哪一種方法都需要觀察市場,不要讓不必要的嘈雜干擾了你原本的思緒,看不清市場的趨勢。
葉芳華答:我是用基本面分析的,我們公司為了不受行情波動的干擾,不允許分析員看行情,只盯著供需關系,只盯著品種的基本面變化。99%的行情只發生在1%的交易日里。
青澤:我不太用基本面,主要還是依靠技術面,基本面做為參考。沒有好壞,適合你的就是好的。
8/請各位推薦一本好書給在座的投資者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富可敵國》、《交易者的101堂心理課》、《華爾街幽靈》、《對沖基金風云錄》、《混沌操作法》、《營救華爾街》、《道德經》、《孫子兵法》、《挑戰華爾街》。
青澤語錄:
1/什么是高手?能夠清晰地說清楚自己的交易邏輯,能夠把交易體系自圓其說的交易者才有可能稱為高手,但這個市場具備這個能力的人太少。 2/在投機市場賺大錢的人一定是具有大智慧、對投機市場的本質理解得非常透徹的人。
3/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做一個靠譜的人!
林廣茂語錄:
1/能不能在期貨市場賺大錢更多的是看他的心胸和目標,如果只有杯子那么大,平時下點小雨總是能裝一點水,如果遇到大暴雨,裝滿也就是那么多而已;如果是游泳池那么大,平時下點小雨什么也得不到,但遇到暴雨,裝滿就是暴利。
2/期貨市場的真正功能是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所以我對投機交易的理解是這是一個糾錯的動作。比方說:棉花的產量少了,無法供應所有需要棉花的企業,那么按照正常的邏輯就應該讓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企業來用這些棉花,那些低附加值的企業就不能讓他們用,所以價格就必須抬高,高附加值的企業能夠承受高價的原材料,而低附加值的不能承受高價,所以就不能用,這是合理、公平的市場機制。如果一旦發生相反的情況,明明棉花都不夠用,可價格還那么低,低附加值的企業也用得起,卻不能創造高附加值,高附加值的企業因為沒有棉花無法創造他的高附加值,這就說明市場出現了錯誤,這種時候就是要通過期貨市場來糾正這個錯誤。這是我兩年前才想明白的。
3/我的性格里有一個缺點,就是好賭。我知道自己很難把這個缺點改掉,所以我干脆把我的缺點融入到我的交易里。
備注:第2和第3是會后和林先生小范圍聚會時他說的話。
以下發言是我本人觀點,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我在參加完活動后當晚把總結的嘉賓發言發到微博上,引起了網友的議論,我看了下,大部分是對林總用600萬在棉花上賺到20個億這個結果的羨慕、敬佩、質疑、不屑等等言論都有。我想:每個人的成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爾性。期貨市場是一個能創造神話的舞臺,但更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地獄。絕大多數人看到的是成功者賺大錢的結果,卻看不到這個過程。有人說是有內幕;有些人說是豪賭,最終還要被市場滅掉;還有人說這600萬只是林總所有資金的一部分等等……我個人認為討論這些其實沒有任何意義。我們探討事情的真相是為了讓自己從中學習到有價值的東西或是吸取某些教訓,而不是賭氣。羨慕嫉妒恨實屬幼稚!賺到了大錢是結果,賺大錢的手段是滿倉浮盈加倉直至趨勢結束,但是,過程呢?這個過程他是怎么走過來的?他這一段時間的心路歷程?其實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值得我們去探索和學習的。因為,結果是一個變量,很多因素組合而成的最終,但過程卻能體現一個交易者的交易思想,邏輯體系,人生哲學。無論結果如何,這些東西都不會變。如果他是一個純粹的賭徒,他對這個過程的描述就不可能有什么思想、體系、邏輯,更無法談到人生哲學。
青澤先生說:要想得到大成功必須要有大智慧;林廣茂先生說:多大的心胸決定了他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兩位所說都是一個道理。我想,每一個聽到這件事的期貨人(我沒說這個故事是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發生了的),都應該有自己的正面的思考,關于投機交易、關于勇氣和堅持、關于人生的思考,而不是以負面的猜測和質疑把它當成娛樂新聞來八卦,這對自己一點意義都沒有。最后,我想告訴各位以下幾點,大家自己去思考吧。
1/林總一貫的操作風格就是滿倉。請思考:他為什么沒有早早被市場滅掉?請仔細琢磨林廣茂語錄中的第3條。
2/他從業10年從來沒有做過其它任何期貨品種,一直是執著于棉花這個品種。
3/600萬資金并不想別人想象的那樣,還有好多錢沒有放進賬戶,事實是這是他全部的錢。
4/他推薦的書籍是《道德經》《孫子兵法》,他說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讀讀《佛經》。
5/丁圣元先生對他的評價(出自丁圣元的微博):
偶遇成功人士,啊!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殊不知他默默耕耘之時,早已具備了不起的才具、自律和境界,早已能夠得心應手成功交易。我們眼拙啊,只認得結果,只認得財富,不認得過程。可是,這算什么,小毛孩子也知道財富的力量。我們不懂得欣賞他的過程,正說明我們其實不會做。我們不懂得欣賞成功啊。
6/我問林總:如果未來再發生同樣的行情,您是否能復制這次棉花的輝煌?他的回答是:我不能復制,因為我已經不會這樣去博了。而青澤先生對他的評價則是:他肯定能復制,只是他不會這樣去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