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期貨青島營業(yè)部 2012-2-15 青島期貨公司
王先生是一家期貨公司的老總,我經(jīng)朋友介紹相識的。因為我喜歡找機會向一些業(yè)內前輩學習經(jīng)驗,而王先生正是吸引我的一位業(yè)內專家,所以彼此很快便熟悉了。王先生1992年進入期貨公司,是國內第一批交易所紅馬甲,從業(yè)十幾年經(jīng)驗豐富自然不用多講,加上性格開朗、言談幽默風趣,又不拘小節(jié),和他交流,學習經(jīng)驗之外,交流過程本身就是一大快事。 從事期貨行業(yè)的人或多或少都能感覺到這個領域的受眾有限,而我最擔心的是這個行業(yè)根本就沒有人愿意“青睞”,所以我就向王先生表達了這么一個擔心。他的回答很出人意料,他認為我們根本就不用去關心市場會怎么樣,他對期貨市場的前景毫無疑慮,他更多的是考慮我們應該怎么去做來吸引投資者的關注,而不是整天里擔心市場會怎么樣。
王先生對期貨公司應該怎么樣做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核心的意見就是我們應該完全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應該是能夠讓投資者獲得收益的。這一點我很費解:投資者某種程度上和期貨公司是對立的,期貨公司作為經(jīng)紀商關注的是收取手續(xù)費,而客戶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他們最需要的是賺錢。劉先生不同意我的看法,他認為期貨公司完全可以從客戶的立場出發(fā),提供能夠幫助客戶賺錢的方法和咨詢,期貨公司應該是一個參謀,或者是一個軍師。我總結認為,期貨公司的真正定位應該就像賽車手旁邊的領航員,拿著地圖隨時提醒前方的路況,而投資者就是賽車手。期貨公司應當一路盡力將投資者領向交易之路的終點,成功地走得更遠。
王先生在行業(yè)內經(jīng)營多年,他告訴我成功的投資者確實少之又少,但他認為投資者失敗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他們的交易知識不夠,而是對成功交易本身沒有正確的看法,過于關注預測未來的行情,卻沒有自己的一套對交易本身的認識。他談到了一個行業(yè)內不知名的高手“于老師”,王先生說從他那里收獲許多。
于老師認為:行情就是一個50%對50%的公平游戲,這個游戲能不能順利進行下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每次能輸多少和每次都賺多少。他自己的交易習慣是,每次虧損的時候他加一次倉,因為他覺得虧損有可能只是短暫的回調,這樣他在攤低了成本的情況上,比較容易平衡自己的倉位,而如果行情還是對自己不利的,他會很不情愿地看到兩個倉位一起虧錢。當行情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在有贏利的情況下,他會加倉兩次,這樣“在他虧的時候,他是兩筆在虧,在他賺的時候他是三手在賺”,如果他猜對錯的幾率是50%的話,這個策略可以保證在在風險最小的情況下能夠獲利。
這個道理唯一的問題就在于——它太簡單了,根本就不能讓人信服。但劉先生認為:投資不是什么復雜的事情,投資就是一種習慣性交易,不斷從事正確的投資習慣的交易。這一點我非常贊同,交易者最大的問題就是把行情看得太復雜,把自己看得太簡單了。
把自己看得太簡單的后果就是自以為很了解自己,發(fā)展下去很容易就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很了解市場了。通常這是致命的觀點。很多觀點是錯的,但不會直接給人造成傷害,而認為已經(jīng)了解市場的想法,卻能直接讓你虧錢。我問他:“既然你說得這么深刻,我想問一個聽完你說之后不可避免的問題——你賺到錢沒有?”,他說沒有,他還舉了個例子:交易就像一座山,最難受的就是他這種站在半山腰的人,在山腳下的人因為還沒開始爬,他們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所以“勇者無畏”,而站在山頂?shù)某晒φ咄驴慈?你們現(xiàn)在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只有站在半山腰的人最可憐,和新手相比,他們充滿謹慎和小心,但他們又無法理解山頂上的人告訴他們的是什么?
神秘的“于老師”還有一句話——“成功的交易是在路上搭一座橋,而不是搭一個竹竿跑來跑去”,我心有戚戚然,我見過很多投資者不愿意賺那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氖畨K錢,卻想著賺那不著邊際的100塊錢,我想這就是很多成功投資者最終都黯然失去昔日光彩的的原因吧。 |